2005.07.19
本周一,三一重工再次遭受重挫,开盘价7.00元,但却以6.65元收盘,全天下跌2.92%,然而这个看似平常的下跌却有着不同寻常的背景。昨天,三一重工的执行总裁向文波通过金陵晚报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愤怒之情:三一重工转移利润?太不负责了,绝没有这种事情!
采访中,向文波甚至说,某些媒体之所以抛出这篇报道,皆是因为合作不成的缘故。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质疑一:三一重工利润巨幅下跌
对于首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上市公司三一重工投资者一直投入了极大的关注,而对于三一重工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从2004年起三一重工控股子公司三一泵送合并报表以来,利润逐年减少。三一泵送的利润却越来越多,通过对比2003年和2004年前后的报表数据不难发现,以前三一重工合并报表前收入和利润逐年增长,而母公司的收入在2004年却突然下降了65.59%,营业利润更是出现了负数。从2002年和2003年的情况来看,合并主营业务收入和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完全相同,这说明子公司根本没有主营业务收入或者收入全部是向母公司销售,既然母公司在公司内的地位如此重要,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其2004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从三一重工年报提供的信息来看,2004年子公司除湖南三一泵送机械有限公司外业绩均乏善可陈,而三一泵送业绩却又好得惊人,当年实现净利润34602万元,这已经超出了三一重工合并报表32730万元的净利润。可以断定,母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下滑,三一泵送是主要原因。
向文波:你仔细看看三一重工的报表会发现,2004年前三一重工没有任何一家控股子公司,但2004年后,我们陆续将事业部分拆成立一些控股子公司,三一泵送公司是与中富亚洲合资的公司,由于中富亚洲是一家香港公司,三一泵送就享受到了合资公司的政策优惠。
澄清公告:1、关于公司与控股子公司湖南三一泵送机械有限公司之间利润转移行为的澄清:由于连续多年公司泵送设备一直供不应求,为了尽快扩大泵送设备生产能力,实现专业化规模生产,及时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公司决定成立控股子公司湖南三一泵送机械有限公司。根据《公司法》规定,新设公司必须要有两个以上(含两个) 股东,公司引进了战略投资者中富(亚洲)机械有限公司,中富(亚洲)机械占4.65%的股份。一年来,公司在混凝土建设机械领域取得了较好的业绩,2004年较上年销售收入增长25.4%,充分体现专业化经营的优势,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收益。
质疑二:可疑的管理费用和成本
很多人都注意到三一重工2004年企业所得税与上年相比减少了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2004年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费用比2003年研发费用增加比率超过10%,按规定在税前可加计扣除50122242.31元,该项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抵减企业所得税7518336.34元。相关的税法是这样规定的,盈利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费用,比上年实际使用的研发资金增长10%以上(含10%)的,年终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再按其实际使用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据此,我们可以推算出三一重工2004年研发费用为5012#24750%=10024万元,这意味着什么?2004年三一重工的管理费用仅为22253万元,难道其中的45%为研发费用?
2003年三一重工的管理费用为22111万元,2004年只增加了142万元,然而从种种情况来看这实在难以置信。
向文波:说管理费用可疑,是言过其实了,问题的焦点是在研发费用上。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湖南省国税局给予三一重工税收优惠,研发费用的50%可以直接抵扣企业所得税,税务上对于研发费用的确认与财务上对管理费用的确认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放在一起讨论,很多可以算着研发费用的成本已经在其他会计科目里摊销掉了。媒体混淆了财务与税务方面概念。
澄清公告:2关于可疑的管理费用和成本的澄清,文章创造了所谓的理论模型来进行成本测试,其推理依据为:估计主营业务成本=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应付账款增加+应付票据增加+折旧费+直接人工-存货增加-进项税额-预付账款增加-研发用存货-其他业务成本。作者将会计报表中相关数据和自己估计的数据罗列在上述公式中,得出所谓的估计主营业务成本与报表主营业务成本相差2686万元的结论,我们认为上述推理过程缺少起码的会计核算常识,逻辑混乱,完全是对投资者的误导。
下一篇: 三一人才招聘模式受推崇
0条评论